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条道路_传奇1997
笔趣阁 > 传奇1997 >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条道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条道路

  在去珠海的路上,隋波一直在思考国内零售连锁行业的现状。

  对于易趣的B2C业务而言,

  除了起家的IT和图书等主要经营的品类外,接下来重点发展的品类,就是手机和家电(大家电及白色家电)。

  目前易趣的3C中最核心的IT品类(电脑、外设、软硬件),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期。

  这是受到目前国内IT产业发展规模所限制的。

  只能是跟着互联网用户的增长,保持平稳增长趋势……

  而且这还牵扯到,和各IT厂商原有经销渠道的博弈。

  以当前的中国用户消费习惯,电商的市场份额,目前只能占到零售市场总量的5%左右……

  所以,易趣想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,就必须要继续扩充品类。

  整个3C产品分为大家电、数码通信、IT。

  IT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:

  其中电脑市场624亿;显示器,多功能一体机,刻录机以及外部磁盘存储系统等外设市场规模刚刚过百亿。

  数码通信市场规模更小,接近200亿:

  其中数码相机市场亿;数码摄像机市场亿;MP3播放器市场亿;PDA市场亿元,闪存盘市场亿;移动硬盘市场19亿……

  手机通讯市场当然是另一个重点品类,市场规模高达1200亿!

  但是,大家电的体量依然是最大的……

  一年的总盘子有接近2000亿!

  毕竟家电是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,而且随着中国房地产进入“黄金十年”的发展期,家电产品也是用户的刚需!

  至于其他品类:

  图书整个市场体量太小,百货品类价格低……

  所以,隋波在完成了易趣在全国的物流中心的初步布局后,就决定进入家电领域!

  就像之前他曾计算过的:

  如果能够抢在国美、苏宁等零售连锁巨头,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时候。

  抢先(同步?)进入家电领域,“以打促和”,就可以在前期形成一个比较平衡的局面,和这些零售巨头们,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势力范围划分。

  京东在前世进军家电品类时,被零售连锁巨头们“围殴”,打得那么辛苦……

  归根结底,就是当时京东弱,苏宁和国美实力强!

  要不是互联网是时代的大趋势。

  要是按照正常的商业竞争,还真不好说,京东能不能突围出来……

  从1999年起,国美走出帝都,开始布局全国,中国家电市场,可谓诸侯混战,群雄争霸。

  其中,在帝都,除了国美电器,还有大中电器;

  在金陵,有苏宁电器、五星电器和金太阳;在魔都,有永乐电器;在泉城,有三联商社……

  其他各个省市的零售连锁巨头们也是山头林立,各自为战。

  到了2004年。

  经过了几年在全国范围内,快速开店的跑马圈地后,在家电零售领域,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国美、苏宁、永乐、五星、大中五强争霸的局面。

  国美排第一,销售额230亿,门店197家;

  苏宁第二,销售额91亿,门店123家;永乐第三,销售额亿,门店108家;五星第四,销售额73亿,门店120家;大中第五,销售额64亿,门店70家。

  其中国美无疑是一骑绝尘,气势极盛!

  现在这个时间点,也非常特殊。

  正值国美借壳上市,老黄套现出了大量资金,即将开启疯狂并购之路的前夕。

  正是他接连收购永乐、大中,从而引发了行业大洗牌,并最终形成“美苏争霸”两大零售连锁巨头竞争的格局。

  也开启了连锁零售行业的“黄金十年”!

  举个例子:

  在2005年,苏宁将拥有门店224家,营收亿,净利润亿;

  到了2012年,苏宁拥有门店1705家,营收983亿,利润亿!

  国美的发展速度虽然慢一点……

  但那是因为老黄在08年进去了,不然,国美在中国商界这个江湖中,也绝对是一方霸主!

  隋波估算了一下:

  现在易趣的营收在80亿左右,利润现金储备差不多有60亿。

  此外,自己随时可以抽调的资金也有50亿……

  想杀入家电市场,资金上是没有问题的。

  要知道,电商平台没有门店租金和促销员人力成本,成本本来就低。

  而且家电是新品类,不是易趣的主业。

  就算真打价格战,也不会影响到易趣的基本盘,损失不大……

  不过,现在有两个核心的问题:

  第一,就像IT类产品一样。

  现在受限于国内的网购用户规模,和中国老百姓多年形成的消费习惯。

  就算易趣全力主攻家电市场,也不可能真正拿下太大的市场份额。

  充其量就是抢下一小块的线上市场……

  当然,这也足以支撑易趣的营收和利润,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幅度了。

  第二,除了“价格战”,这种没有“技术含量”的战略之外。

 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布局呢?

  这就要重新从易趣的整体大战略来思考了!

  那就是,电商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?

  曾在隋波前世时,

  老马提出的“新零售”概念,被炒得火热。

  按官方的解释:

  新零售是以互联网为依托,通过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,对商品的生产、流通、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,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,并对线上服务、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。

  听着挺复杂的……

  但说白了,

  就是:有线下店,通过线上买东西(更快的)送到家,就是新零售!

  为此,阿里耗资亿港元收购了银泰百货;耗资283亿元入股苏宁云商;亿元收购三江购物32%的股份;投资居然之家亿元;耗资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%的股份,成为大润发最大股东;和百联集团(由原魔都第一百货集团、华联集团、友谊集团、物资集团合并重组的大型国有商贸流通产业集团)达成战略合作……

  老马大手笔的豪抛700亿!来布局线下的连锁、商超、百货等传统零售渠道。

  目的就是为了打通线上和线下的通道。

  这是因为,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,场景变得极为重要。

  线下渠道在阿里的生态中,不仅可以扩展原有的电商业务,进行落地;也可以通过线下门店,为本地生活服务、支付金融业务等提供更丰富的场景。

  还有一层隐藏的目的:

  就是加强阿里电商平台对上游厂商等制造企业的影响力,加强对产业链的掌控力!

  其背后的根本原因,是随着电商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后,已经开始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。

  比如:互联网增速放缓,流量红利不再,获客和留存愈发昂贵;

  线上购物缺乏人际交互与温情,无法试穿试用,生鲜冷链成本高昂损耗巨大,各品类渗透率不断放缓;

  成本、配送速度和SKU的丰富性相互冲突,无法三全其美;

  随着大家购物习惯和认知的成熟,线上玩儿法和体验的各种弊端,在不断凸显……

  阿里为了寻找更大的空间出口,这才主动推动了所谓的“新零售”浪潮!

  这条路对不对呢?

  对于像阿里这样的巨头而言,当然是对的。

  阿里由此推动了线下获客、线上导流。

  比如线下购物,但是需要下载APP付款,并且之后在APP上下单打折,快速送货,让客户形成依赖性。

  以前是人去找货(线下购物),或者货去找人(电商),是一种单向流量。

  这种服务体验形成之后,使得过去B2C电商进一步分流、升级,突破了成本的极致形成了一种新的流量方式——双向流量。

  同时,还极大的加强了在国内零售市场的份额,以及对产业链甚至用户的影响力。

  进一步巩固了自己作为互联网时代“零售巨头”的地位

  是的,从某种程度上而言,阿里已经不再是“电商巨头”了。

  它的触角早已蔓延到中国实体、零售经济的各个角落……

  但这种纯粹的收购后,达成的效果有多大?

  至少在隋波重生时,并没有看到新零售,带来了多少实际意义上在商业零售层面的突破……

  后来阿里又开始搞“新基建”去了。

  …………

  但从“新零售”这个未来的概念,隋波也想到了另外一条道路!

  易趣能不能从现在这个时候,就开始涉足线下呢?

  这是一个不存在于前世的全新选项!

  前世的2003年,

  东哥的京东刚刚触网;

  老马的阿里才刚刚把战略从B2B转向B2C,从国外转回国内,淘宝正在Ebay易趣庞大的阴影下,猥琐发育。

  而当时的国美,则因为老黄借壳上市,即将荣登首富宝座,风光无限!

  两边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选手。

  电商也还是个中国零售江湖中,偏居角落中的小角色……

  而这一世,现在的隋波和易趣,却已经具有极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!

  隋波和易趣有足够的实力,可以介入国内零售连锁行业即将到来的并购大战!

  那么问题来了,

  易趣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,有这个必要涉足线下吗?

  仔细想想,还真有!

  电商业务,尤其是B2C这样的自营电商,其实还是传统零售行业的那一套东西。

  只不过把渠道从线下门店搬到了网上。

  利用网站来取代门店,降低成本;通过技术优势实现效率提升而已!

  而现阶段的中国,零售市场状况和用户的消费习惯,线下门店依然是主流。

  像国美、苏宁这样的大渠道商,几乎握着所有厂商的命门,谁也不敢得罪。

  江湖传言:没有哪家家电厂家敢跟国美说半个不“字”!

  老黄有句非常有名的话:“你若拿我黄光裕平衡我的对手,我就有办法去平衡你的对手。”

  一句话让当时在座的各大厂商的大佬们,鸦雀无声……

  霸气侧漏!

  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了现阶段,线下的零售连锁渠道商对厂商有着怎样的控制力。

  “渠道为王”可不是说着玩的。

  而易趣作为国内电商业务的老大,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很高的营收和销量,但在和厂商直接合作时,地位上还是不高。

  毕竟人家不靠线上的这点销量……

  很多时候为了拿下厂商的直接供货权,易趣的采购人员还要再三低声下气的做工作。

  这种情况,也会影响易趣接下来在采购和促销等方面的主动权。

  如果能够并购或者投资一些大的零售连锁企业,就可以借助线下渠道的资源来为易趣提供充足的货源。

  而对于一些面临整个零售行业大洗牌的残酷竞争,在资金方面有缺口,或者在全国布局上慢了一步的零售连锁企业而言。

  和易趣的合作,也是另一个突破困境的方法。

  毕竟现在的易趣有资金。

  而且已经在全国进行了大量的仓库、物流布局,消费群体也遍布全国。

  当然,这种跨行业的并购和投资,中间面临的问题,会远比并购互联网公司大的多,也复杂的多。

  但也不失为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!

  正所谓,此一时,彼一时。

  易趣本来就是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“怪物”,隋波这个身家高达350亿的“首富”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“Bug”!

  而线下渠道对于电商而言,也不算是“不务正业”。

  国美可以搞“国美电器网上商城”,收购库巴网;苏宁可以搞“苏宁易购”。

  易趣为什么不能搞线下连锁?

  至于互联网和传统渠道怎么整合的问题……

  很简单,那就不整合好了!

  易趣只是提供资金和线上渠道,支持收购的零售连锁企业继续发展。

  只要有连锁企业有合适的掌门人,也不是不能搞!

  比如,

  眼下就有一个现成的合适目标:永乐,陈晓!

  永乐电器创立于1996年,现在是家电连锁行业内仅次于国美和苏宁的老三。

  与国美、苏宁很早就在全国扩张抢占市场不同,永乐电器重点在魔都发展,在魔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%,拥有门店的数量超过其他连锁品牌的总和。

  在进入今年后,

  国美与苏宁全国性跑马圈地的步伐日益加快,双双提出每年新增100家连锁店计划,这给永乐电器施加压力。

  如果永乐不能跟上步伐,市场差距就会越来越被拉大。

  但是跑马圈地的能力取决于各自的财力……

  相比而言,

  国美在香港借壳上市,老黄一举套现了88亿;而苏宁也即将在深交所上市,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取了有效的融资通道。

  而永乐电器则在资金供给上存在先天性不足。

  按照前世的历史,

  陈晓为了为了配合市场扩张计划,开始寻求私募基金的支持。

  并于2005年1月,获得摩根士丹利及鼎晖的50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。

  其中摩根士丹利投资4300玩美元,占股%;鼎晖投资700万美元,占股%。

  不过这里面最惨的是,陈晓签署了一个“对赌协议”……

  对赌协议这个东西,玩好了自然皆大欢喜,玩砸了就彻底歇菜。

  陈晓过于乐观,忽视了接下来几年里,零售连锁行业将进入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大洗牌阶段,盈利目标定的太高了,几乎不可能完成……

  这也为之后永乐被国美收购,埋下了祸根。

  隋波如果想涉足线下零售,尤其是家电连锁企业,国美和苏宁是不可能的……

  剩下的三家里,

  大中只在帝都,而且只做3C,在家电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又转向了IT产品,对易趣价值有限。

  五星专注二三线城市,而且只在苏皖市场,后来逐渐没落,可见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有限。

  只有永乐是最好的选择!

  一方面,永乐的管理团队经营能力极强。

  陈晓擅长“精细运营”,永乐02年-04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综合年均增长率为86%和182%。

  另一方面,陈晓善于通过“合资经营”的方式,联盟各地实力最强的企业,曲线借力扩张,有实力和国美、苏宁在全国竞争。

  最重要的就是,现在永乐缺扩张资金!

  而钱,隋波有!

  至于陈晓的人品……

  在“国美黄陈之争”后,陈晓被世人所鄙夷,认为他是背主小人、白眼狼,有违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,甚至有“做人不能太陈晓”的说法。

  不过隋波对此,倒也不太在意。

  首先,无论收购与否,隋波都不会让陈晓进入易趣体系的核心层。

  只是外围收购或者投资的公司负责人而已。

  其次,就算投资或者未来收购永乐,他看重的也是在线下渠道的布局。

  利用陈晓“精耕细作”的经营能力,来扩张电商业务的供应链渠道。

  用人之道,存乎一心。

  只要他有可用之处……

  既然隋波已经有心防备之下,他也翻不出什么大的浪花来……

  …………

  当隋波走下车,和已经在楼下等候的格力董小姐等人握手寒暄之时。

  谁也不知道,

  这位年仅25岁,在互联网领域已经称霸一方的年轻人,已经下定决心,要在传统零售连锁行业中,掀起一番新的风雨了!

  老黄这个对手,或许是隋波这一世中,所挑选的最强对手之一……

  老马、拉里佩奇、老黄……

  隋波重生这一回,过得的确是精彩刺激啊!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asim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tasim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