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1章 突破_大明:史上最狠暴君
笔趣阁 > 大明:史上最狠暴君 > 第651章 突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51章 突破

  第651章突破

  “嗯啊,嗯啊~”

  “快点!”

  “吱~”

  一处占地面积不小的区域,随处可见的忙碌身影,而最吸引人的地方,莫过于在这片区域的地面,居然预埋了很多铁条,它们错落有序的通往各处,而在这些铁条之上,则有一台台装满货物的铁轮平车。

  这些个铁轮平车或被毛驴,或被骡马,或被驽马拉动着,在一些体格健硕的人员驱动下,朝向不同的区域行进着。

  “向东移一米半,都他娘的小心点!”

  “拉滑轮!”

  “给老子慢点!”

  “把铁钩扣好!!”

  而在该区域的一角,就见到数以百计的壮汉一个个都赤着上身,围在一座座数人高的铁制移台周遭忙碌,人群之中喝喊声不绝,这些被围的铁制移台中,有些则吊着很大的铁制部件。

  在忙碌的人群中,一个个晃动的藤编帽格外吸引人。

  “这座新建的西山总装园区制造官局,真是够不可思议的啊!”

  见到眼前一幕幕的朱聿键,忍不住惊呼起来,“这要是让外人见到了,都会惊呼这到底是什么啊!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朱由检紧随其后道:“万没有想到啊,以混凝土浇筑的地面上,居然可以通过预埋铁轨道,来实现重型货物的集中转运,继而大大提高转运效率,解决木车无法超额负载的事情,宋侍郎,这些都是你们军备清吏司督建的?”

  讲到这里时,朱由检不可思议的扭过头,看向陪同在天子身旁的宋应星。

  “是的殿下。”

  宋应星面色平静,迎着投来的不少注视,开口道:“眼前所处的这座西山总装园区制造官局,兴建的总体拨银100万两,主要负责总装洪武式轻型、中型火炮,涉及到的火炮类别有17款。”

  “该处新建制造官局,主要承接朝鲜方面的轻、中型火炮订单,眼下在做的是第三批订单,需要移交洪武式轻型、中型各类火炮合计500门。”

  “当前已总装核验390门,在既定各类零部件按期交付下,最迟到十一月初,就可以悉数总装核验完毕。”

  宋应星没有急着回答朱由检所问,而是就眼前这座新建园区制造官局,主要从事哪些方面进行介绍。

  “宋侍郎,那你们是怎样想到,要将特制的铁轨道埋进地面上啊,而且还特制一批铁轮平台车负责转运的,这在咱大明先前是没有的吧。”

  “吉王殿下(朱由栋),其实这类装置在我大明是没有,不过在秦朝兴修驰道时,就有过类似的存在,只是后人知晓的很少,一个是因为战乱损毁很多,一个是受秦朝统治的影响……”

  “秦直道?真的假的啊,这不可能吧。”

  “好像还真有这方面的记载。”

  “那这些特制移台呢?总不能也是秦朝的吧。”

  “这倒不是,这最初是滑轮组,不过多用以兴起的大工中,负责转运大石、泥土等以加快兴建效率,继而减轻人力付出。”

  “我的天,难怪当初少府要向御前呈递一批特向专款银,用以新建一批园区制造官局,当初我负责整理这些时还生疑呢。”

  这片区域变得热闹起来。

  跟随朱由校微服私访的这帮人,一个个的表情很复杂,这里有着太多他们过去没有见过,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存在。

  “陛下,臣等呈递到御前,关于《研制自行铁轨车》的奏疏,您是否允准?”

  而在此等热闹的场面下,站在一旁的焦勖,特意看了眼左右,随即便低声对朱由校询问道。

  这封奏疏呈递数日了,御前却没有任何消息,这难免让焦勖他们有些着急。

  “允准了。”

  朱由校面露笑意,看了眼焦勖道:“不过首批拨银100万两,内帑眼下还拿不出,暂拨50万银元吧,先把队伍组建起来。”

  “臣遵旨!”

  焦勖难掩激动的作揖应道,尽管这跟预期所想存在差距,不过天子能允准这件事,对他们而言就是好的。

  这才是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啊。

  相较于焦勖激动的地方,朱由校看着眼前的种种,心底生出了感慨与唏嘘,科技领域的攀升,是离不开生产力的持续提升的。

  如果生产力没有提升,那么即便砸进去再多的银子,恐也难以让科技领域不断地向前探索。

  朱由校也没有想到将少府下辖军备清吏司,交由宋应星、焦勖他们具体负责,居然能在天启二年就迎来大的改变。

  这已经是手工制造的最终形态了。

  而想要在这一基础下,促使生产力能再大幅度攀升,就必须要走蒸汽了,而适才焦勖提到的研制自行铁轨车,便牵扯到了蒸汽动力领域!

  蒸汽机,是原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。

  朱由校知道该物有多厉害,只是他却不知道该物的构造,知道是以蒸汽转化成动能,继而驱动着庞然大物运行。

  所以朱由校能做的事情,就是持续不断的投入金银,让宋应星、焦勖这帮专业人才,在他指明的笼统方向,一边探索钻研,一边培养人才,在不断增强的提升生产力需求下,促成他们去探索研制出蒸汽机。

  只是这一时间周期,就连朱由校也无法预判。

  或许十年。

  或许更久。

  不过对于眼下的大明,关于这方面的需求还不强烈,甚至不会被引起重视,毕竟集约型手工制造业,还没有在大明全面铺开,前一个时期的生产模式,还没有攀升到一个极值,就考虑下一时期的生产模式,这纯粹是连走路都还没有学会,就想着要跑了,你不摔跟头,谁摔跟头?

  扯蛋的事情,朱由校可不会去做。

  “复刻这一生产模式的人才梯队,眼下都筛选的怎样了?”想到这些的朱由校,看向激动的焦勖问道。

  “禀陛下,基本都筛选好了。”

  焦勖收敛心神,表情正色道:“派往陕西下辖汉中,北直隶下辖天津,保定,山东下辖登州,莱州,辽东下辖锦州,金州,辽阳,沈阳等地队伍已明确,以上人员分赴各地后便会在有司的协助下勘探地址,兴建起枪炮总装园区制造官局。”

  “要可靠,要安稳。”

  朱由校平静道:“这一生产模式不能有任何纰漏,想要提振各地军工体系,实现成规模的换装战略,就必须要做到严格保密。”

  “眼下中枢面临的挑战众多,朕不希望这件事有任何意外,更何况投入这么多的金银,要是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成效,这对于中枢的损失太大了。”

  “臣明白!”

  焦勖当即表态道:“请陛下放心,臣等会办好此事的,断然不会出现任何纰漏。”

  “嗯。”

  朱由校点头应道。

  其实不用朱由校特意强调什么,宋应星、焦勖这帮人也都明白,明确定下的这批总装园区制造官局,对于大明军工会带来什么。

  这就是个吞金兽。

  在军备高需求的行情下,以这批总装园区制造官局为首,将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与提升,通过订单的方式来赚取金银,以严标准、严要求对待每一批订单,不知会吸纳多少人进入这些领域产业内!

 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最先发力的,从来都不是什么民生领域,而必然是与军工领域相关的,这是需求带来的必然趋势!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asim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tasim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