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请皇祖父驾犁!_大隋嫡长孙
笔趣阁 > 大隋嫡长孙 > 第三十八章 请皇祖父驾犁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八章 请皇祖父驾犁!

  杨昭以理服人,让包括赵集这根刺头在内的栋梁们思想达成一致,努力向“无名之士”学习,他才进行议事的下一项,也是今天在学舍开会的重点。

  “诸位,不知寡人让诸位寻本家关系,联系过路西域大的行商,寻找白锦一事可有结果?”

  杨昭坐在书案处,望向栋梁们,内心带着三分紧张,七分期待。

  早在数月前,他就立下了鸿鹄之志,希望推广棉花,以解决隋人们的穿衣取暖问题。但在前数月的调查中,杨昭才发现,原来中原地区,还没有后世常见的棉花作物,有的只是木棉花。

  木棉花,顾名思义,长在树上,乃是多年生树生棉,产量自然低下,比不过草生棉,多生长于南方。包括当下隋人的穿衣,依旧广泛使用丝织物,比如麻衣,丝绸,过冬富贵人家也有“羽绒服”。虽说有人将木棉缝做衣服和被褥,却是非常稀少,大多是作为贡品。

  甚至于在大隋,还没有出现“棉”这个字,直到《宋书》里面才有记载“棉”。而今以古人所言,木棉被唤作“锦”,《尚书·夏书·禹贡》中就有相关记载:鸟夷卉服。厥篚织贝,厥包桔柚,锡贡。沿于江、海,达于淮、泗。至于木棉树,则被叫做“古贝”,以《晋书·林邑国传》所书:出古贝,古贝者,树名也。其花成时如鹅毳,抽其绪纺之以作布,与纻布不殊,亦染成五色,织为斑布。一些地方,也将木棉数叫做吉贝,像后世广东番禺的一些农村,就叫这个名字。

  为此,杨昭两月前,还专门让寻来在少府工作的云定兴,看看管理皇家库房的少府,有没有古贝布。在得知仅有一块,乃是前些年西南为皇室上缴的贡品后,杨昭就明白,以木棉花的成长,难以大面积推广在,只有放弃这个选项。

  唯有棉花才能解决无数隋人百姓的御寒问题,并给大隋纺织业带来深刻变革。杨昭只知道南北朝时期,棉花已经从身毒进入华夏,但他逐渐意识到,盖因这是一种新事物,只怕还处于偏远之所,比如极西的隋属且末等地。毕竟,棉花此物,只等到明初,明太祖朱元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才强制让百姓种植,大量推广后,不知解决了多少人的穿衣。

  感受到关中越加寒冷的天气,杨昭越发有种紧迫感,既然如此,唯有在边疆之地看看有无他所需的草生棉,若是难以寻找,直接让商队沿着西域商道,往身毒进货。

  一个半月前,杨昭借机给栋梁们下发了这个任务,准备一起做成这件“大事”。

  这也是自水车之后,杨昭与栋梁们合计的第二件利国利民之事,在杨昭的讲解下,少年们无不认识到其中巨大意义,近些日子来,一应栋梁们用尽浑身解数,说服家中长辈,或是亲眷,寻靠拢各大家户的商贾去寻找棉花。

  听杨昭问起,栋梁们当即交头接耳起来。

  杨元庆率先起身,先是斜视了一眼后面的赵集,然后向杨昭一礼,如同一只骄傲的小公鸡,大声道:“大王,元庆有奏!”

  见杨昭颔首后,杨元庆直着身子,故意将声音放大了几个分贝:“在大王的英明安排下,元庆当日就拿着大王给我的图纸,回到家中,给我祖父看了!

  我祖父知道这件事后,特别让我阿爷,还有几个叔父,联系我杨氏门下的商贾,以最快速度,问问看有没有人认识……就在昨日前,终于有了消息,按他行商所言,大王的白锦,在那什么善的地方有见过。

  那行商本自行收集的有一些,呶,就是这样子的,请大王过目,不知是不是大王所需的白锦!”

  杨元庆说话间,一双胖手从书包里取出了一个小袋子,这次栋梁中,竟无一人能与他争锋,遂连行走的动作,都很是风骚,来到杨昭面前递去后,拽拽地回到了座位上。

  杨昭暗自感叹,没想到杨元庆这次脑袋转得也快,借势借得快,将其祖父高颎给安排了,在这杨氏一家之主的开口下,效率可真高!

  但如此一来,这棉花之事,必然老早传到二圣耳中,成不了惊喜。小包里的东西,若真的是棉花,说不定高颎已经拿着给二圣看了。

  虽说有可能被高家摘了果子,功劳淡了些,杨昭内心的郁闷仅是一闪而逝。如几月前念想谋略那般,他年纪劣势下,以依靠栋梁们背靠的家族关系行事,本就是初衷之一,让大家喝喝汤没什么,棉花这种御寒之物只能发掘推广开来,最终得惠的可是无数黔首百姓。

  他杨昭这个始作俑者,二圣洞察内情,赏赐必然少不了!

  何况,在各家各户参与下,于此有了无形的利益纽带,联系才会更紧密……

  杨昭渐渐将注意力放在了手中的布袋上,小手微微有些颤抖,里面真会是他熟悉的棉花吗?

  ……

  “大王,您要东西,下官都带来了!其中一个老旧件,一个经过多次改造的新物件,功效大大得到提升!

  按照大王要求,此中宝物,下官暂时未有告诉任何人,即便是匠工,也全部保密!

  但请恕下官直言,大王真乃天才也!

  前番大王发明之躺椅,而今已经风靡京师,更别说水车之物,造福天下,以眼前之物拿出,大王若是普通人,以前后功绩,封侯都不成问题!”

  杨昭满心舒畅的从崇德馆回宫,刚路过百草园,早早等待在这里的云定兴,便满脸献媚的迎了上来。

  杨昭来到牛车边,望了眼车里放置的两根辕犁,心中又一块石头,再度落下。

  谢天谢地,经过数月实践,在几十次的尝试下,他让匠工改造的曲辕犁,终于有了能使用的曲辕犁!

  曲辕犁的制造,这里面最重要的便是材料,事关钢铁冶炼技术发展。

  杨昭之前还有些担心制造曲辕犁所需的铁制品,难以承受相应对等要求,但在匠工的打造下,他发现自己多虑了。

  华夏有三大冶炼技术,分别为青铜冶铸,铸铁,铸钢。而在南北朝时,綦毋怀文就已经发明了灌钢法,像现在的大隋工坊制造,莫不在使用。冶炼技术的发展,势必将对农具产生划时代的影响,这也是为何在隋亡百年间,像曲辕犁等一应农具,借机孕育而生,由此促进农业耕作。

  半个时辰后,杨坚和独孤伽罗,即被杨昭请到了百草园。

  在让匠工把两个辕犁放下后,杨昭一脸神秘的拉着二圣到了旁边,指着左面的曲辕犁道:“皇祖父,皇祖母您们看,这是孙儿与匠工合计后,建造的新犁,想请您们试试功效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asim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tasim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